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,全世界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不但日益多元化,而且越来越垂直和精细化,这也是全球商品和技术优胜劣汰的结果。
而中国企业生产的许多商品凭借优秀的性价比,已被全球消费者普遍认可,以及中国制造完整的产业链和生产能力,成为不可替代的代名词。
美国自华进口13170亿商品
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也无法脱离中国,独自发展。
数据显示,今年前五个月,中美贸易达到2796.44亿美元(约17880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52.3%。其中,中国对美国出口2060.53亿美元(约13170亿元人民币),增长49.8%。
看吧,就连高举贸易保护旗帜的美国也在大量进口中国货。
美国《福布斯》网站前不久报道,2020年中国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量的19%,占比居首。彭博社报道分析称,10个美国人购买的商品中有9个是中国制造。
稍早前,美国海关经纪人和货代协会负责人马格努斯数周前发现,美国超过250,000商家大幅囤积各种各样中国制造的商品。
其中包括微波炉,吸尘器过滤器,泳装,家具等等,一些商家囤积的商品都在库房中堆积到天花板的高度上。
亚裔美国人郭洪数月前曾表示,孩子们书包里的几乎所有文具,图钉、胶水、贴纸……无一例外。
有美国消费者表示,我们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洗手液,中国制造的口罩,离不开中国制造,只有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,美国消费者就喜欢这款中国货。
而事情的另一个进展是,《纽约时报》三周前报道称,美国人正在狂扫中国货,排队囤积中国商品,其交易规模大幅增加。
印度自华进口358.98亿商品
此前,印度呼吁民众自力更生,使用“印度制造”替代“中国制造”,但放眼全球,当前只有中国制造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。
根据多家媒体相继报道,最近几个月间,由于印度和越南应对疫情不力,导致印度和越南大量制造业企业关闭工厂,生产停产。
例如,印媒日前称,鉴于印度的社会结构和基础设施太差,印度的“潜力”被高估了。印度近期疫情严重,成千上万的印度人面临失业,大量订单被取消,并转交迁入到中国企业生产。
经济学家也表示,印度新冠状病毒持续爆发导致大量生产订单转移到中国。
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,印度制造业崩溃影响的不只是本国,对全球供应链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。
事实证明,印度提出“世界工厂”计划只是徒有其表。
印度制造业并没有经受住疫情的考验。
不仅纺织、电子行业受到重创,药品、疫苗等也难以实现自救。
据中国海关总署6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1年1-5月份,以美元计算,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481.55亿美元(约3080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了70%。
其中,印度从中国进口了358.98亿美元的商品,同比增长了64.1%。
5月份,中印贸易额为94.73亿美元,同去年5月相比,涨幅高达105%。
且5月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的总值表显示,在所列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,中印贸易以70.1%的同比增幅位居第一。
从上述数据可得知,印度始终无法改变其对中国制造的高度依赖。即便是在2020年里,中国仍旧凭借实力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。
印度媒体三周前报道,印度商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0年全年印度最大的进口商品来源国依然是中国,价值587.1亿美元。
《印度斯坦时报》稍早前援引调查报告显示,接受调查的8973名印度消费者中,有83%的印度消费者表示,中国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的双重优势,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许多商品,中国货不可替代。
供应链依然离不开中国
而关于越南制造,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困境是,很多原材料都依赖进口。
想要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,美国做不到的事情,印度同样做不到。
这两国为何离不开中国?
因为中国制造业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、完整的工业供应链和良好的基础设施。中国制造的许多商品正凭借优秀的品质,被全球消费者青睐!
高盛报告显示,中国制造业拥有“庞大的国内市场、完整的工业供应链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对外国制造业投资最具吸引力”。
美国某玩具公司首席执行官曾考虑过把一些业务转移到越南或印度,但最终发现留在中国是最好的选择,中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产供应链。
事实证明中国能够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快、更有效地应对疫情。
企业订单大增 原材料大涨
据央视财经,受疫情影响,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服装行业出口严重萎缩,纺织品部分订单转移到中国,面对大量回流的订单,国内纺织行业该如何应对?
日前,记者探访了江苏一家纺织企业,负责人表示一些本来是印度的订单,由于当地疫情反复导致纺织企业开工率不足,所以回流到了我国。
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1-5月,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126.9亿美元,同比增长17.3%。
其中,纺织品出口560.8亿美元,较2019年同期增长16.1%,5月当月,服装出口122.0亿美元,同比增长37.1%。
纺织企业订单火爆的同时,已有企业开始抢购、储备原材料,纺织原材料价格也是一路上涨。
记者在江苏吴江一家纺织原材料生产企业门口看到,等待装货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队。
距离这家企业不到十公里的另外一家大型原料生产企业,一个新投产的车间里十条生产线正在紧张作业,年产能可以达到20万吨,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今年还将陆续增加80万吨的产能。
纺织原材料需求上涨的同时,价格也在上涨。
负责人说:“1-4月,长丝出口量增加了60%;从价格的角度来说,涨幅在40%-60%,跟去年同期相比,常规长丝价格涨幅在2000-3000元每吨。”
在这轮原材料上涨的过程当中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经济恢复信心增强。
尤其是进入2020年末之后,随着各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投入,预计未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会得到明显的改善。
根据有关机构预测,到2021年末,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得到明显的改善。
随着全球疫情逐渐缓和,甚至逐渐得到控制,那么全球各国的经济生产以及生活会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,对应的大家对生产材料的需求也会慢慢恢复。
按照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走势以及国际经济的恢复形势来看,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。
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,预计2021年全球的经济增长会达到5.5%左右,个别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达到7%以上。
也正因为如此,大家对未来经济走势是比较乐观的,对应的大家对原材料的价格期望也开始上升。
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,其实也直接反映出了大家对未来国际经济恢复的信心增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