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假如宗教有所谓爱,那么爱一定是滴着血的。
住的地方新近建了一个教堂,富丽堂皇,极尽奢华。深红色的外墙,欧式的立体窗,庞大的占地面积,良好的地理位置,在那条热闹的商业街,它成了一个标志。
隔河而望,也有一个教堂。沿江而住的日子里,时或不时,总能飘来上帝的声音,仿佛是对众生的怜悯,又仿佛是对天堂的描绘。若有所思的日子里,总会徒步而行。穿过蜿蜒的小路,穿过叮当作响的家庭式作坊,再走过一条不知名的小桥,旧的教堂就处在桥的另一头。
我是一个不信教的人,因为灵魂或者肉身太过凡俗,不值得上帝或者佛主搭救,于是,混迹于世间,落落为名。
或来或往的日子里,我总会期然或者不期然地在教堂前驻足。或者因了门前的那些传教士,或者因了里面慷慨陈词的牧师。现代化的工具,多媒体的教学,芸芸的众生。每当到了周末,人总是特别的多,乌央央地站了里三层外三层。牧师也特别的来劲,扯着脖子,象上帝似的布施着他的恩泽。
信仰上帝就可得救?得救的下一步是天国?我不知道灵魂是不是需要救赎,假如是,那么搭救应该只是一种形式,而皈依才是搭救的目标。当我看着那些善男善女那狂热的眼神的时候,我觉得,天国就在眼前,就在他们那赤裸裸的瞳孔里,就在他们那热血沸腾的心中。
神爱世人。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?假如把爱表示为一种奉献,那么它应该是无偿的、不求回报的。当时,当我看着门口那捧着箱子的黄牙齿的女人的时候,我否定了这种想法。假如爱的传播也是一种债权,那么接受爱的人天生就成了债务的奴隶。
旧教堂的门口,贴着一张大大的布告:本教堂即将搬迁,欢迎诚心向上帝的教徒移往XXX的新教堂。而在教堂的另外一面,贴着另外一张布告:XXX娱乐中心三期工程。
假如真有所谓的神,神一定是会体恤大众的,我一直在想:考虑到众生的疾苦,他一定是布衣褴褛,面容慈祥,法力无边,无所不能的吧,他一定是无须庇护,风雨无阻的吧,他一定是有求必应,无所不在的吧。可惜,他不是。
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神!以前学哲学,老师对我说神是以现实中的人为参照的,那么,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:这样的神难免落俗,难免食人间烟火,难免有所侧重,难免七情六欲,难免会受伤,难免有小小的不勇敢。。。。。
其实世上本没有神,拜的人多了,也就成了神!